服务外包产业拉动大学生就业贡献力度大
作为典型的人才密集型行业,服务外包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吸纳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等特点。2009年以来,服务外包吸纳大学生就业总体呈现以下特征: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增速逐年提高,新兴行业拉动力增强,大型企业就业贡献高,就业地区呈阶梯分布等。
2009年以来,服务外包吸纳大学生就业整体情况呈现以下特点: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增速逐年提高,新兴行业拉动力增强,大型企业就业贡献高,就业地区呈阶梯分布等。
——鼎韬服务外包研究院副总监沙琦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999起年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13万,2013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比2006年提高超过1/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就业难的困境使大学生所学难以充分发挥,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作为典型的人才密集型行业,服务外包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吸纳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等特点。服务外包涉及领域广泛,许多业务来自金融、电信、医疗、制造等行业,大学生经过一定培训后很适合从事这类行业的业务。大力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创造大量的优质就业岗位,有效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同时在人才素质提升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千百十”工程发布以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的扶持下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吸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新高地。截至2013年上半年,我国共有服务外包从业人员469.5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317.1万人,占总数的67.54%。根据Garter、IDC、麦肯锡等机构预测,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在未来五年会保持30.50%的发展速度,到2015年中国服务外包产值将达到560亿美元,预计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人数将超过千万人。分析2009年以来服务外包吸纳大学生就业整体情况,呈现以下特点: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增速逐年提高,新兴行业拉动力增强,大型企业就业贡献高,就业地区呈阶梯分布等,下面我们针对这些特点逐一分析。
一、服务外包拉动大学生就业特点分析
(1)服务外包新增大学生就业规模逐步增长
2013年1-6月,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新增就业40.6万人,其中大学生就业25.8万人,同比增长8.40%,占今年大学生毕业总人数的3.7%。服务外包产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逐步增强,2009-2012年服务外包累计吸纳大学生就业218.6万人,占大学生毕业总人数的8.47%,平均每年增长15.09%,是大学生毕业年均增速的四倍。根据现有数据做线性回归预测,预计2015年,新增大学生服务外包行业就业将达到90万人,将解决当年12%的大学生就业。
(2)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显著
当前,我国服务外包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最为显著的企业是千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21192家服务外包企业,其中新增4281家,解决大学生就业新增68.2万人。其中,新增千人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197家,千人以上企业共计761家,2012年吸纳大学生就业34.3万人,占行业新增大学毕业生总数的50.34%;新增5000人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23家,5000人以上企业达到89家,占企业总数的0.42%,2012年吸纳大学生就业17.1万人,占行业新增大学生总数的25.03%。虽然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吸纳了一半以上的新增大学生就业,但是,我国中小型服务外包企业占据外包企业总数的九成以上,中小企业将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所以未来我们需要关注中小企业对大学生就业的拉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岗位。
(3)我国服务外包吸纳大学生就业涉及专业覆盖面广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初期,产业从ITO起步,吸纳的大学生以计算机、电子通信、管理类等专业为主,以2009年为例,服务外包产业吸纳大学生50人以上的专业类别共计342个,其中,计算机、电子通信类专业102个,以1/3的专业吸纳了58.77%的大学生就业,外语类、管理类专业以26.9%的专业解决了22.1%的大学生就业,而动漫、医药、机械、财务类以34.21%的专业只解决了16.39%的大学生就业。随着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产业从以ITO为主,向ITO、BPO、KPO全面发展转型,产业正逐渐从产业链的中低端向金融外包、生物医药研发、检验检测、工程工业设计等高端服务外包业务拓展,产业吸纳大学生就业所涉及的专业也趋于分散化。到2013年上半年,服务外包大学生就业人数超过50人的专业共计256个,其中,计算机、电子通信类专业比重和吸纳大学生就业比重双双下滑,分别为25.0%和47.6%,外语、管理类专业比例和就业比例基本保持不变,动漫、医药、机械、财务类专业比重和就业占比均有提升,以35.55%的专业解决了22.16%的就业。
(4)培训机构在提升大学生就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才是服务外包产业的核心要素和源动力,大力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对于提高人才有效供给,提升人才质量,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有效降低企业培训成本,增强企业对大学生的招聘意识。因此,2009年以来,我国政府对于服务外包企业和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分别给与每人不超过4500元和500元的培训支持。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至今,我国累计提供培训补贴19.86亿元,累计培训人才62.75万人,平均每年培训服务外包人才12.55万人,占年均新增大学生就业人数的28.08%。在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实践中,培训机构采用招聘一批,培训一批,储备一批等策略,为外包企业提供“一站式人”才服务;注重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对接,快速提升了大学生的产业适用性和快速上岗能力,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据相关预测,至2018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每年缺口各类人员60-70万,其中70%为大学生,由此可见,服务外包培训机构任重而道远。
(5)示范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大学生服务外包就业高地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地域上已经形成“示范城市-非示范城市”两极和“东部沿海-中西部”阶梯分布态势。从城市性质看,示范城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但非示范城市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逐年增强,2009年示范城市新增大学生就业32.14万人,非示范城市新增11.76万人,示范城市是非示范城市的2.73倍;到2013年上半年,示范城市吸纳大学生就业17.36万人,是非示范城市吸纳大学生就业(8.47万人)的2.06倍。
从新增服务外包大学生就业的地区分布看,与产业地区分布吻合。东部沿海地区服务外包发展快速,持续引领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新增大学生就业由2009年的24.06万人增长到2012年的35.32万人,2013年上半年吸纳大学生15.10万人,年均占大学生总就业的比重为71.66%;中西部地区新增大学生就业规模逐年增加,由2009年的8.22万人提高到2012年13.35万人,但中西部地区新增服务外包大学生就业比重确一直保持在20%-25%之间,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不抵东部沿海地区的一半。
从城市新增大学生就业规模看,解决大学生就业排名前十的城市均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12年新增大学生就业前五城市分别是北京市、重庆市、南京市、苏州市和广州市,其新增大学生就业共计25.35万人,占全国新增服务外包大学生就业的37.18%。
二、服务外包城市促进大学生就业优秀案例分享
(1)无锡另辟新径,闯出一条无锡特色的服务外包人才发展之路
无锡市在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和人才聚集上另辟新径,主抓人才实训,为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大学毕业生和人才提供“最后一公里”培训对接。无锡市整合本地大专院校和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形成本土特色的培育基础人才的“土壤”;并引进了印度NIIT、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爱卡内基、北大微软学院等资源,在本地高校嵌入印度NIIT服务外包课程;同时充分发挥软通动力、中软国际、海辉软件等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另外,无锡市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全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的引导和管理,组织服务外包人才招聘活动,组织“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编印服务外包人才对接资料,搭建面向全社会的公共实训基地,放宽无锡大学生租房补贴政策,加大对来锡就业创业大学生的政策扶持,逐步搭建了完善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实训环境以及大学生毕业即就业服务外包的一条龙培训就业服务。
截至目前为止,无锡市集聚了各类服务外包培训实训机构41家,形成了由中国重点科研院所、著名高校、职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多元化、多层次人才教育培训和实训体系。2010-2012年,无锡市连续三年培训实训服务外包人才超过5万人,推动无锡市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由2008年3.7万人增加到目前的近15万人,其中70%以上为大学生。而第四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也创历史新高,参赛规模由最初的34所高校发展到两岸四地133所高校的208支团队,1200多名大学生报名参赛。
(2)南昌实施“三个联动”,独创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南昌模式”
南昌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2012年新增服务外包型企业132家,接包执行金额为7.57亿美元,从业人数突破5万人。2009年以来,南昌市服务外包累计新增大学毕业生就业超过8.19万人,占全国服务外包新增就业总人数的3.5%。
南昌作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非常重视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先后推出了多项举措促进服务外包大学生培养和就业。在战略上,南昌实施“与区域发展战略联动、与人才发展战略联动、与城市化战略联动”联动战略,尤其是“人才发展联动”上,南昌致力于打造全国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将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优先发展的方面和重中之重。在培训模式和政策扶持上,南昌采取“政府资金支持、机构专业运作”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南昌模式”,解决从高校到企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培训政策支持上,对国家资金补贴按1:1配套基础上,“以人才培训反哺产业的思路”,对企业每人补500元,对培训机构则每人补5000元;在人才培养和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对学员、培训机构以及赴外地就业学员分别给予定额的培训费补助;在稳定人才上,南昌市实施服务外包人才的本地化战略,为经南昌培训机构培训的优秀服务外包人才提供“定向微利商品房”,按低于市场价格的一定比例,为留在南昌发展的人才供应商品住房。